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淮安美食旅游总收入,以及淮安为何申创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淮安为何申创***世界美食之都***
淮安为何申创“世界美食之都”
淮安为何申创“世界美食之都”,淮安,是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在此前已被授予“中国淮扬菜之乡”“中国食品名城”等称号。淮安为何申创“世界美食之都”。
淮安为何申创“世界美食之都”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8日宣布,江苏淮安当选为“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成为继四川成都、广东顺德、澳门、江苏扬州之后,中国第五个入选的城市。至此,淮扬菜的“淮”与“扬”已一同跻身“世界美食之都”行列。
淮安是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传承地之一。2017年,淮安启动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的工作。
淮安美食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大闸蟹、芡实、蒲菜等优质丰富的食材。统计数据显示,淮安现存淮扬菜经典名菜名点1300余种,298道菜点烹饪技术入选江苏省级非遗名录。截至2020年底,淮安共有各类餐饮店4万多家,从业人员25万余人,餐饮年销售额达210亿元人民币。全城有10所院校开设烹饪专业,累计培训了中高级厨师10多万人次,现有国家级“烹饪大师”120人。
淮扬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国内早已家喻户晓。2017年,同属于淮扬菜区的江苏扬州入选“世界美食之都”,此次淮安入选,意味着“舌尖”上的江苏双城将带着“淮扬味道”进一步走向世界。
作为“海外惠侨工程”八大计划之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推出“中餐繁荣计划”,以期借此提升、创新海外中餐业层次和水平,利用中华美食文化影响力弘扬中华美食文化,并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友好关系发展。2016年,首个“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落户扬州大学,淮扬菜成为“中餐繁荣计划”的“先头部队”。
淮凳亩安市商务局副局长许志豪表示,跻身“世界美食之都”后,淮安将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承和弘扬淮扬菜美食文化,促进淮扬菜产业向特色化、国际化转型升级,并深入挖掘文学、影视等作品的.美食元素,推动美食与旅游、文化和创意更加紧密深入的结合。
“淮扬美食是中国献给世界的礼物。”江苏省餐饮协会会长于学荣认为,淮扬菜注重鲜活,口味平和,健康营养。中国扬州、淮安入选“世界美食之都”,能够更好地弘扬淮扬饮食文化,让更多的食客了解、品鉴淮扬菜。
淮安为何申创“世界美食之都”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是汇聚全球以创意作为发展基础的城市的平台,创意领域包括手工艺和民间艺术、设计、电影、美食、文学、媒体艺术和音乐等。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淮安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赢得了一张耀眼的国际名片。
淮安,是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此前已被授予“中国淮扬菜之乡”“中国食品名城”等称号。
这里有枣郑森深厚的文化底蕴。淮扬菜始于春秋、盛于明清,是新中国“开国第一宴”的基准菜系。淮安现存名菜名点1300余种,有298道入选省级非遗,为全国设区市最多。
这里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千亿级食品产业纳入省“十四五”打造的13个产业集群,给予重点支持,现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7件,居全国前列。餐饮业现有门店4万多家,从业25万余人,年销售210亿元。
这里有优质的人才资源。有10所院校开设烹饪专业,累计培训中高级厨师10多万人次,现有国家级“烹饪大师”120人,烹饪大师工作室、非遗美食工作室30多家。
这里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市内河湖交错,物产丰饶,水域面积约占1/4,被誉为“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丛燃,盛产小龙虾、银鱼、螃蟹、芡实、蒲菜等丰富的绿色食材。
2017年,淮安启动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围绕创意城市网络宗旨,坚持“人民美食、人民共享”理念,走过了五年的申创历程。
五年来,淮安深化国际交流,促进文明互鉴。赴联合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淮扬美食品鉴会,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美食推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云互动”与“美食之都”城市深化交流。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向23个“美食之都”城市发出慰问信、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
五年来,淮安发展品牌节庆,展示美食魅力。连续举办四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专设淮扬菜大师邀请赛等系列活动。打造“一县一特”品牌,每年举办盱眙国际龙虾节、洪泽湖国际大闸蟹节等,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欧洲时报、今日头条等50多家境内外媒体传播。
五年来,淮安聚焦政策扶持,加快产业发展。出台进一步加快淮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引导美食文化的传承创新。累计研发112道创新菜品,推出62家美食名店,培育45个餐饮龙头企业,评出40位烹饪大师,建成16条特色美食文化街区。
五年来,淮安践行为民理念,推进美食惠民。推进退渔还湖,以美食就业等方式,实现洪泽湖10万渔民上岸安置。推进龙虾富民,发挥215亿元盱眙龙虾品牌价值优势,开设龙虾连锁店3000多家,全市20万人从事相关产业。推进免费品尝,每年2万多名低收入居民受益。
五年来,淮安探索跨界融合,加强协同创新。美食影视作品《泡菜爱上小龙虾》《美食大冒险》等拍摄完成;美食长篇小说《北上》,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美食新媒体视频《献给世界的礼物——淮扬美食》,获2019迈阿密——美洲·中国电视艺术周短视频金奖“金珍珠奖”。
在享誉世界的中国美食文化不断传承发展的今天,淮安入选“世界美食之都”,既有利于进一步弘扬淮安悠久的美食文化,也有利于推进淮扬美食的国际交流,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淮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淮安为何申创“世界美食之都”3未来可期
淮安更有“食”力
“世界美食之都”申创,给淮安增添了新的奔跑目标和动力。淮安将按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促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宗旨在淮安落地生根。
坚定不移地深化国际合作。淮安将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承和弘扬淮扬菜美食文化,加强与瑞典厄斯特松德、土耳其加济安泰普、厄瓜多尔波托维耶霍、西班牙布尔戈斯等城市交流,探讨未来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战略。淮安将更好地推进淮扬菜产业向特色化、国际化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开展精品淮扬菜推介,邀请部分境外驻华机构代表、侨领、美食餐饮界知名人士参加,精准宣传推广淮安特色美食文化,探索淮扬菜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扩大美食产业规模。
坚定不移地履行国际承诺。淮安将促进创意城市网络组织的各类活动顺利开展,更好地推进美食文化交流展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合作共享共赢;积极配合教科文组织总部、创意城市网络秘书处,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展援助项目。
坚定不移地践行美食惠民。淮安将深入挖掘文学、影视等作品的美食元素,加快推进美食创意衍生产品的征集制作,推动美食与旅游、文化和创意更加紧密深入的结合;加快推进御码头、河下古镇美食街区打造,集聚一批淮安特色美食品牌,形成集中展示淮扬美食文化的窗口,推进美食文化、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增强市民获得感。
淮安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历程
淮安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历程
淮安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历程,江苏历来为南北文化交融之地,无论是人员结构还是文化传统,兼具南北之长,并且融会贯通。这样土壤里诞生出的美食,淮安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历程。
淮安申创并数世界美食之都历程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宣布:49个城市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黛丽·阿祖莱任命后加入了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以表彰它们致力于将文化和创造力置于其发展的核心,并分享知识和良好做法。淮安成功申创"世界美食之都",这是继四川成都、广东顺德、澳门、江苏扬州获此称号后,中国第五个城市成功跻身世界"美食之都"之列。
淮安申创"美食之都"四大优势
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蕴。淮安是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传承地之一。淮扬美食始于春秋、盛于明清,是新中国"开国第一宴"的基准菜系。现存淮扬菜经典名菜名点 1300余种,298道菜点烹饪技术入选省级非遗名录,为全国设区市最多。淮安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主题菜系博物馆——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成立了淮扬菜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组建了淮扬菜集团,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淮扬菜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创新。淮扬菜还是国侨办"中餐繁荣计划"重要组成部分。
坚实的食品产业基础。淮安是中国食品名城,全市食品产业产值已突破 1000亿元,汇聚了旺旺食品、今世缘酒业、全稳农牧等一大批骨干龙头企业。截至 202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餐饮店 4万多家,从业人员 25万余人,餐饮年销售额 210亿元,拥有以"盱眙龙虾""淮安红椒"为代表的地理标志商标 129件,位居全国设区市前列。
优质的烹饪人才资源。淮安烹饪教育较为发达,有 10所院校开设烹饪专业,累计培训了中高级厨师 10多万人次,现有国家级"烹饪大师"120人,有烹饪大师工作室、非遗美食工作室 30多家。
优良的绿色生态环境。淮安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四河穿城、五湖镶嵌,水域面积占市域面积 1/4,被誉为"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独特的绿色生态环境造就了龙虾、大闸蟹、芡实、蒲菜等优质丰富的食材。
淮安申创"美食之都"历程
五年来,淮安深化国际交流,促进文明互鉴。赴联合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淮扬美食品鉴会,到 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美食推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云互动"与"美食之都"城市深化交流。
五年来,淮安发展品牌节庆,展示美食魅力。连续举办四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专设淮扬菜大师邀请赛等系列活动。打造"一县一特"品牌,每年举办盱眙国际龙虾节、洪泽湖国际大闸蟹节等,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欧洲时报、今日头条等 50多家境内外媒体传播。
五年来,淮安聚焦政策扶持,加快产业发展。出台进一步加快淮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市财政每年安排 1000万元,支持引导美食文化的传承创新。累计研发 112道创新菜品,推出 62家美食名店,培育 45个餐饮龙头企业,评出 40位烹饪大师,建成 16条特色美食文化街区。
五年来,淮安践行为民理念,推进美食惠民。推简蔽改进退渔还湖,以美食就业等方式,实现洪泽湖 10万渔民上岸安置。推进龙虾富民,发挥 215亿元盱眙龙虾品牌价值优势,开设龙虾连锁店 3000多家,全市 20万人从事相关产业。推进免费品尝,每年 2万多名低收入居民受益。
五年来,淮安探索跨界融合,加强协同创新。美食影视作品《泡菜爱上小龙虾》《美食大冒险》等拍摄完成。美食长篇小说《北上》,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美食新媒体视频《献给世界的礼物—淮扬美食》,获 2019迈阿密—美洲中国电视艺术周短视频金奖"金珍珠奖"。
淮安市商务局表示,淮安成功申创"美食之都"后的举措
坚定不移地深化国际合作。淮安将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承和弘扬淮扬菜美食文化,加强与瑞典厄斯特松德、土耳其加济安泰普、厄瓜多尔波托维耶霍、西班牙布尔戈斯等城市交流,探讨未来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战略。淮安将更好地推进淮扬菜产业向特色化、国际化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开展精品淮扬菜推介,邀请部分境外驻华机构拦判代表、侨领、美食餐饮界知名人士参加,精准宣传推广淮安特色美食文化,探索淮扬菜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扩大美食产业规模。
坚定不移地履行国际承诺。淮安将促进创意城市网络组织的各类活动顺利开展,更好地推进美食文化交流展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合作共享共赢;积极配合教科文组织总部、创意城市网络秘书处,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展援助项目。
坚定不移地践行美食惠民。淮安将深入挖掘文学、影视等作品的美食元素,加快推进美食创意衍生产品的征集制作,推动美食与旅游、文化和创意更加紧密深入的结合;加快推进御码头、河下古镇美食街区打造,集聚一批淮安特色美食品牌,形成集中展示淮扬美食文化的窗口,推进美食文化、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增强市民获得感。
淮安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历程211月 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宣布,淮安成功申创"世界美食之都",这是继四川成都、广东顺德、澳门、江苏扬州获此称号后,中国第五个成功跻身"世界美食之都"的城市。
江苏历来为南北文化交融之地,无论是人员结构还是文化传统,兼具南北之长,并且融会贯通。这样土壤里诞生出的美食,相比川菜湘菜等地域特征明显的菜系,江苏的美食更兼容并蓄。
淮安人美食之缘可上溯几千年
"早上蟹黄汤包,中午软兜长鱼、晚上再来个蒲菜肉圆汤,小日子不知道有多美哦。"11月 8日晚,听闻淮安创成"世界美食之都",家住清江浦区的李先生别提有多自豪了,他说每次有外地朋友来淮安,他总能一顿不重复地带他们尝遍淮安美食。
△软兜长鱼
日前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是淮安与饕客们的第四次相约。四面八方的游客相聚淮安,就为了尝一口地道淮安美食,而淮安与美食的情缘,已延续千年。淮安人自己就爱吃,历史上第一个著名"吃货",要数西汉辞赋大家枚乘,他在代表作《七发》中盛赞家乡淮安食馔为"天下之至美"。
△钦工肉圆
淮安市淮扬菜美食文化研究会会长高岱明介绍,淮安有考古实证的美食史可追溯到 8000多年前的青莲岗文化,仅 2018年黄岗遗址就新发掘了 2000多件 8100年前的炊具、餐具、饮具等陶器。至今,淮安名菜钦工肉圆和江淮一品,仍完整保存了 2500多年前周代"八珍"捣珍及鳖羹的传统烹艺。
得天独厚美食沃土,"开国第一宴"有它
此次评选,世界申创地区众多,淮安为何脱颖而出?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于学荣表示,作为淮扬菜主要发源地之一和大运河沿线城市,淮安当之无愧。淮安美食中的小龙虾、大闸蟹、软兜家喻户晓。以软兜为例,其多种烹饪方式覆盖了老百姓的一日三餐,淮扬菜文化早已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淮安洪泽湖大闸蟹
淮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淮安有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蕴、坚实的食品产业基础、优质的烹饪人才资源、优良的绿色生态环境。
△淮安盱眙龙虾
四河穿城、五湖镶嵌,淮安这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造就了龙虾、大闸蟹、芡实、蒲菜等优质丰富的食材,这是环境优势;淮扬美食始于春秋、盛于明清,是新中国"开国第一宴"的基准菜系,这是文化底蕴;拥有以"盱眙龙虾""淮安红椒"为代表的地理标志商标 129件,位居全国设区市前列,这是食品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的食品名城;不仅如此,淮安有 10所院校开设烹饪专业,现有国家级"烹饪大师"120人,这是独家技艺。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百花齐放的淮安美食。盱眙龙虾、洪泽小鱼锅贴、金湖莲藕、涟水捆蹄……在淮安,几乎每个县、区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这种差异甚至可以细分到镇。以淮安区为例,朱桥镇有甲鱼,博里镇有羊肉,平桥镇有豆腐……各个小镇地理相邻却美食各异,皆自成一派,底蕴深厚。
△淮安腊肠
这五年,淮安申创脚步从未停歇
五年来,淮安深化国际交流,到 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美食推介;五年来,淮安发展品牌节庆,连续举办四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专设淮扬菜大师邀请赛等系列活动。打造"一县一特"品牌,每年举办盱眙国际龙虾节、洪泽湖国际大闸蟹节等;五年来,淮安聚焦政策扶持,每年安排 1000万元,支持引导美食文化的传承创新;五年来,淮安推进美食惠民,推进退渔还湖,以美食就业等方式,实现洪泽湖 10万渔民上岸安置,推进龙虾富民,全市 20万人从事相关产业;五年来,淮安探索跨界融合,美食长篇小说《北上》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美食新媒体视频《献给世界的礼物—淮扬美食》获 2019迈阿密—美洲中国电视艺术周短视频金奖"金珍珠奖"。
未来可期,"味"力四射
此次淮安当选为世界"美食之都",将站上全球舞台,在美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兼容并蓄,"味力"四射。美食无国界,品味有共鸣,通过申创"美食之都",淮安推动淮扬菜美食文化跨出国门,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传承中国味道,展示饮食之美。
世界"美食之都"申创,给淮安增添了新的奔跑目标和动力。淮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淮安将按照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促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宗旨在淮安落地生根。
下一步,淮安将坚定不移地深化国际合作,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承和弘扬淮扬菜美食文化;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战略,推进淮扬菜产业向特色化、国际化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开展精品淮扬菜推介;坚定不移地履行国际承诺,促进各类活动顺利开展,并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展援助项目;坚定不移地践行美食惠民,推动美食与旅游、文化和创意更加紧密深入地结合。
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于学荣表示,"世界美食之都"作为淮安的一张国际名片,将对淮安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城市品牌有非常大的提升。同时,扬州、淮安先后获评"世界美食之都",意味着淮扬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地认可。未来,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也会促进两座城市在美食上的紧密结合,让淮扬美食香飘天下。
淮安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历程311月8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公布新一批49个城市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淮安成功入选“世界美食之都”,成为继成都、顺德、澳门、扬州之后,中国第五个跻身“世界美食之都”行列的城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是汇聚全球以创意作为发展基础的城市的平台,创意领域包括手工艺和民间艺术、设计、电影、美食、文学、媒体艺术和音乐等。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淮安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
淮安是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此前已被授予“中国淮扬菜之乡”“中国食品名城”等称号。淮扬菜始于春秋、盛于明清,是新中国“开国第一宴”的基准菜系。淮安现存名菜名点1300余种,有298道入选省级非遗,为全国设区市最多。
中国美食文化享誉世界,淮安入选“世界美食之都”,有利于推进淮扬美食的国际交流,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淮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首提首推城市,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处在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拥有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面积10030平方公里。
淮安有2200多年建城史。秦时置县,境内有著名的“青莲岗文化”遗址。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历史上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曾经淮安“因运而兴、因运而盛”,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中国大运河淮安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淮安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是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淮安市常住人口为4556230人。2020年淮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5.37亿元。
淮安人杰地灵,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淮安有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周恩来故里景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等,生态旅游景区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晏园等。
世界美食之都有哪些
世界美食之都有哪些
世界美食之都有哪些,目前,全球只有九座城市入选世界美食之都,淮安成为中国第五个入选的城市,还有四座在陪裂弯中国,分别是顺德、澳门、扬州和成都。世界美食之都有哪些。
世界美食之都有哪些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8日宣布,江苏淮安当选为“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成为继四川成都、广东顺德、澳门、江苏扬州之后,中国第五个入选的城市。至此,淮扬菜的“淮”与“扬”已一同跻身“世界美食之都”行列。
淮安是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传承地之一。2017年,淮安启动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的工作。
淮安美食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大闸蟹、芡实、蒲菜等优质丰富的食材。统计数据显示,淮安现存淮扬菜经典名菜名点1300余种,298道菜点烹饪技术入选江苏省级非遗名录。截至2020年底,淮安共有各类餐饮店4万多家,从业人员25万余人,餐饮年销售额达210亿元人民币。全城有10所院校开设烹饪专业,累计培训了中高级厨师10多万人次,现有国家级“烹饪大师”120人。
淮扬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国内早已家喻户晓。2017年,同属于淮扬菜区的江苏扬州入选“世界美食之都”,此次淮安入选,意味着“舌尖”上的江苏双城将带着“淮扬味道”进一步走向世界。
作为“海外惠侨工程”八大计划之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推出“中餐繁荣计划”,以期借此提升、创新海外中餐业层次和水平,利用中华美食文化影响力弘扬中华美食文化,并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友好关系发展。2016年,首个“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落户扬州大学,淮扬菜成为“中餐繁荣计划”的“先头部队”。
淮安市商务局副局长许志豪表示,跻身“世界美食之都”后,淮安将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承和弘扬淮扬菜美食文化,促进淮扬菜产业向特色化、国际化转型升级,并深入挖掘文学、影视等作品的美食元素,推动美食与旅游、文化和创意更加紧密深入的结合。
“淮扬美食是中国献给世界的礼物。”江苏省餐饮协会会长于学荣认为,淮扬菜注重鲜活,口味平和,健康营养。中国扬州、淮安入选“世界美食之都”,能够更好地弘扬淮扬饮食文化,让更多的食客了解、品鉴淮扬菜。
世界美食之都有哪些2此次评选,世界申创地区众多,淮安为何脱颖而出?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于学荣表示,作为淮扬菜主要发源地之一和大运河沿线城市,淮安当之无愧。淮安美源正食中的小龙虾、大闸蟹、软兜家喻户晓。以软兜为例,其多种烹饪方式覆盖了老百姓的一日三餐,淮扬菜文化早已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淮安洪泽湖大闸蟹
淮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淮安有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蕴、坚实的食品产业基础、优质的烹饪人才资源、优良的绿色生态环境。
△淮安盱眙龙虾
四河穿城、五湖镶嵌,淮安这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造就了龙虾、大闸蟹、芡实、蒲菜等优质丰富的食材,这是环境优势;淮扬美食始于春秋、盛于明清,是新中国"开国第一宴"的基准菜系,这是文化底蕴;拥有以"盱眙龙虾""淮安红椒"为代表的地理标志商标 129件,位居全国设区市前列,这是食品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的食品名城;不仅如此,淮安有 10所院校开设烹饪专业,现有国家级"烹饪大师" 120人,这是独家技艺。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百花齐放的淮安美食。盱眙龙虾、洪泽小鱼锅贴、金湖莲藕、涟水捆蹄……在淮安,几乎每个县、区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这种差异甚至可以细分到镇。以淮安区为例,朱桥镇有甲鱼,博里镇有羊肉,平桥镇有豆腐……各个小镇地理相邻却美食各异,皆自成一派,底蕴深厚。
世界美食之都有哪些32017年,淮安启动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围绕创意城市网络宗旨,坚持“人民美食、人民共享”理念,走过了五年的申创历程。
五年来,淮安深化国际交流,促进文明互鉴。赴联合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淮扬美食品鉴会,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美芦闷食推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云互动”与“美食之都”城市深化交流。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向23个“美食之都”城市发出慰问信、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
五年来,淮安发展品牌节庆,展示美食魅力。连续举办四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专设淮扬菜大师邀请赛等系列活动。打造“一县一特”品牌,每年举办盱眙国际龙虾节、洪泽湖国际大闸蟹节等,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欧洲时报、今日头条等50多家境内外媒体传播。
五年来,淮安聚焦政策扶持,加快产业发展。出台进一步加快淮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引导美食文化的传承创新。累计研发112道创新菜品,推出62家美食名店,培育45个餐饮龙头企业,评出40位烹饪大师,建成16条特色美食文化街区。
五年来,淮安践行为民理念,推进美食惠民。推进退渔还湖,以美食就业等方式,实现洪泽湖10万渔民上岸安置。推进龙虾富民,发挥215亿元盱眙龙虾品牌价值优势,开设龙虾连锁店3000多家,全市20万人从事相关产业。推进免费品尝,每年2万多名低收入居民受益。
五年来,淮安探索跨界融合,加强协同创新。美食影视作品《泡菜爱上小龙虾》《美食大冒险》等拍摄完成;美食长篇小说《北上》,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美食新媒体视频《献给世界的礼物——淮扬美食》,获2019迈阿密——美洲·中国电视艺术周短视频金奖“金珍珠奖”。
在享誉世界的中国美食文化不断传承发展的今天,淮安入选“世界美食之都”,既有利于进一步弘扬淮安悠久的美食文化,也有利于推进淮扬美食的国际交流,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淮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从长远来看淮安和扬州哪个城市发展潜力大
(目前本人正在山东省旅游,计划目的地日照青岛潍坊滨州,济南去过几次了。暑假以来今天迈入第39天,经过福建、浙江、江苏重要省市,并未全面,但加上前些年的多次旅游体验,这里是文后备注,印象深刻稍微纪录一下:个人觉得福州整体市容进步很大,杭蔽枯告州做为旅游核心重点城市,算得上不辜负名气,淮安和扬州是迄今第三、第四让我印象深刻的城市,青岛是第五个整体印象还好的。其他负评较多的就省下不说,但都是实话会负责任@)
(青岛也有三轮车,只是包装得比较漂亮!)
总之,个人败首浅见:只要当地城市全体市民(至少比例原则大部分)自觉遵守文明规范,心里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文化底蕴,城市特色的推广包括美食和名人纪念馆善用等,汽车站和火车站志愿者的加入服务,酒店和出租车的服务品质,这些核心因素加总起来是可以击败那些高楼大厦超盖,宣传高铁和地铁多线要通车的城市。
扬州的区位优势,机场高铁,文化底蕴,宁镇扬一体化,沿江经济带优势,各方面碾压淮安。这无可争辩,实力虽然在省内居中,但是对比淮安绰绰有余!淮安有很多人在扬州打工,工作置业的也很多,至少扬州没有那么多去淮安的。
谈到发展潜力,扬州和淮安方向不同,扬州发展方向是精致锦绣宜居之城,现代宏明高科技和服务产业链。比如扬州的汽车制造,电子化工,生物科技,光伏能源,油田等,这里面的很多不是淮安能望其项背的,因为有的在全国和世界上都是行业龙头,当然了,不是说淮安不好,而是就事论事,淮安人的素质还是不错的,我就有很多淮安的朋友。他们普遍觉得就是因为扬州更有潜力才会过来置业定居。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把城市对比弄错了,扬州的对比城市应该是常州镇江南通,淮安的对比应该是盐城宿迁连云港。实力接近才谈的上争锋相对。祝福扬州越来越好!也祝福淮安!毕竟自己旁边的城市,都发展好了,双方的整体环境和区域潜力才会更好!
扬州和淮安假如做对比的话,扬州分分钟甩淮安几条街,不是我吹牛逼,事实放在这,扬州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以环境作为代价,扬州还获得了最佳居住奖,淮安这就比不了了,扬州的发展潜力还是不容忽视的。在这还是看好扬州,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我爱扬州。
扬州和淮安都不错,扬州应该发展潜力比淮安更大。
一般外省人搞不懂江苏地方不大还分什么苏南、苏中、苏北,本省人就不同了,扬州和淮安就是苏中和苏北的分界线,江苏太需要淮安雄起了,这里太需要一个正二线大城市了。他的位置就在江苏的中间偏北,淮河、大运河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目前对比扬州还有差距,主要在交通、(关键没有象扬州的东西大通道)大学、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随着省委提出江淮生态大走廊,只要两市忇调发展,前景无量。
扬州只有一个瘦得不能再瘦的瘦西湖名声很响,不过那也是交通不发达时的古人井蛙观天留传下来的。反观谁安,洪泽湖、白马湖那个不比瘦西湖在旅游发展上更有潜力和看头?单以运河流经淮安市区部分在旅游综合资源发展方向,其潜力及现状也不弱于瘦西湖,甚至有些方面还略强些。另外,淮安地理位置是不折不扣的苏北中部,成为交通枢纽是逃不掉的待遇,这一点扬州能梦想到吗?其它,在土地可开发利用规模上,扬州没有后发优势可比。以上仅仅是两市天然条件方面的粗浅比较。凡事常讲事在人为,两市潜力资源差距如此之,扬相比淮在未来会越来越突显无米之炊之感。
淮安、扬州,都是江苏省的地级市。论面积淮安1万余KM2,扬州6600余KM2;论常住人口二市均为400一500万之间的量,淮安略为多些;论年(2019年为例)经济总量GDP,淮安达3871亿,扬州达5870亿,扬州比淮安多出近2000亿。个人认为,从长远看应该扬州的发展更有优势,理由如下?
1.扬州地理位置优越。扬州是江苏沿江八市之一,也是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她西接南京,往南直通苏南、上海。与淮安相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2.交通发达。润扬大桥贯通,扬州、镇江连成一片。铁路现可借用苏南的城际高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在此已形成蛛网;水路,扬州还有黄金水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增加通力和运力。
3.科教文卫发达。扬州现有高校8座,其中"扬州大学"是个老牌高校,有原来的:师范学院、医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等六座高校合并而成,在江苏很有名气。二市相比,淮安软实力显然不如扬州。
4.文化底蕴丰富、深厚。扬州历来知名度很高,历史底蕴丰厚,在全省、全国有极强的影响力。
当然淮安目前也发展得很好,去年与前年比,经济总量增速达到11.87%,江苏十三个地级市,个个都发展得很好,十三太保都光彩夺目,耀人眼球。
随着高铁开通,淮安优势逐渐显现,未来有五条高铁途经淮安,今年宁淮高铁即将开工,沂淮(第二条京沪线)也列入中长期规划,还有合淮高铁,一旦形成淮安就成米字型国家级干线枢纽站。淮安至所以落后杨州,关键是地理区位上差距,杨州更靠近江南,受苏南经济幅射,再有出了个大领导,扬州得了不少实惠,实际扬州老百姓并不了解淮安,淮安市区这块GDP、财政收入都高于扬州市区。淮安所落后是县域经济落后,如果县城经济有都象仪征化纤、上海汽车制造厂等大企业落户长江边上,经济上就会缩小差距,高铁一通淮安投资环境会更好,我们土地便宜,人员工资低于扬州,有我们优势,差距不会拉得太大,我们有一千二百多家台企,(江北最多的台资企业)我们也有国家级经济开放区、国家级保税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留学生创业园、国家农业创业园,有民用机场,运河、盐河、淮河水上运输,再加上高铁即开通,会进一步缩短苏南与苏北距离,淮安也会越来越好的,洪泽湖已纳市区,方特投资30亿打造熊出没主题公园也即将动工,旅游业也会跟上一层楼的。
扬州历史古城,在苏南临江,发展有独特的基础,优势也较淮安明显!看好扬州市。但是随着北连云港的大发展,给淮安带来了拓展发展的好机遇,肯定在今后的时光中大家一定够有目共睹的看到:淮安后来追赶的势头不可小视!加之徐州市的幅射,谁安面临前有榜样扬州,后有追兵,新兴的宿迁,所以说鞭策它的社会市场经济让它发展有压力和紧迫感,在前有榜样后有追兵情形下发展仅至于扬州市之!反衬托连云港的大发展,不出十年连云港恐跃居第三,而泰州市发展不及淮安,可能第八位!宿迁己上来。观全面经济扬州略胜淮安一筹,淮安经拚博逐步缩小拉下的一大截距离!关键泰州市反而发展经济,客现说再不主动腾飞,可能会低于淮安居下,顺代一句:也请泰州居安思危了!
我的看法当然是扬州的发展潜力要大于淮安,其理由:一是扬州是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历史上的名气就比淮安大。二是扬州人延绵下来的文化底蕴和人情雅致均不输淮安。三是扬州地处长江运河交汇口,又是南水北调的东线源头,水资源比淮安丰沛,而水又是万物所必须的。四是扬州系著名的旅游城市,古迹风景众多,历史遗产厚重,淮安稍逊一些。五是扬州不仅获得世界最宜人居奖,而且最新报道显示,扬州的空气自然含氧量排在全国前列,绿化植被率也较高,生态环境优越。六是扬州已被国家纳入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圈,接受上海和南京经济和技术以及人才谓得天独厚,而淮安则不如。七是扬州的空有飞机、地有高速和高铁、水有长江和运河,己经构建了立体化交通的网络,地理条件上也比淮安强。八,扬州的工业经济具有后发优势,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江南各大企业均看好扬州为产业转移的后花园,能为扬州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九,现代的扬州人都不缺乏竞争的智慧和软实力,人才多多,匠心多多,技艺多多,这些都是可以足能够与淮安博奕的。我相信扬州胜出淮安一节,那是指日可待的。对此,我对未来的大扬州充满信心!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