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张骞通西域的路线,以及张骞通西域路线图的位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一览:
张塞出使西域的两条路线分别是什么
1、长安—陇西—河西走廊—玉门关—楼兰—北山—龟兹—疏勒—大月氏—葱岭—于阗—南山—鄯善—阳关—河西走廊—陇西—长安;地理环境险恶(沙漠,缺水,地形不熟,匈奴的袭击,西域各国的不信任,距离长,人员不多等)。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路线是:楼兰——姑师——阿克苏、温宿——图尔噶特山口——费尔干纳盆地。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路线图:当然也还有其他版本的,下面也给大家来看看:天山北路:西安—敦煌—哈密—乌鲁木齐—伊犁—现原苏联境内—罗马。
4、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
5、张骞第一次通西域往返路线是:长安——陇西——玉门关——大宛——大月氏——阳关——陇西——长安。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
张骞出使西域时间,路线,起点,终点
1、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2、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3、张骞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其两次出使西域。
4、张骞第一次通西域往返路线是:长安——陇西——玉门关——大宛——大月氏——阳关——陇西——长安。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
5、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6、这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从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出发,至元朔三年(前126年)归汉,共历十三年。张骞出使时带着100多人,历经13年后,只剩下他和堂邑父,还有他的匈奴妻子三个人回来。
张骞通西域穿过了中国境内哪些省区
1、古丝绸之路是由张骞出使西域而开辟的,起点为西汉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经河西走廊(今大部分在甘肃境内),终点是中亚地区。
2、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的历史事件。西域指的是今天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今新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地区。
3、天山北路:西安—敦煌—哈密—乌鲁木齐—伊犁—现原苏联境内—罗马。西专域北路:西安—敦煌—属哈密—吐鲁番—焉耆—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帕米尔高原—中亚。
4、张骞出使西域是指现在的中国西部的疆域,就是现在的新疆及西北大部分地区。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及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
5、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唐代开辟)以下为丝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称(括号内为古地名)。东段 东段各线路的选择,多考虑翻越六盘山以及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含今地名)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路线图:当然也还有其他版本的,下面也给大家来看看:天山北路:西安—敦煌—哈密—乌鲁木齐—伊犁—现原苏联境内—罗马。
2、阳关 若羌(鄯善) 且末 尼雅(精绝),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路线图 公元前139年,第一次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支,共同抗击匈奴。公元前126年,回到了汉朝。公元前119年,前往乌孙,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都经过了些地方,路线是什么?
古丝绸之路是由张骞出使西域而开辟的,起点为西汉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经河西走廊(今大部分在甘肃境内),终点是中亚地区。
北线由长安沿渭河至虢县(今宝鸡),过汧县(今陇县),越六盘山,沿祖厉河,在靖远渡黄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较短,沿途供给条件差,是早期的路线。
丝绸之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路线 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路线图:当然也还有其他版本的,下面也给大家来看看:天山北路:西安—敦煌—哈密—乌鲁木齐—伊犁—现原苏联境内—罗马。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