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电车路线,以及武汉还有电车公交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骑电动车路线怎么走
骑电瓶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分槐衫的道路,电动车在机动车道右侧靠右边行走。【摘要】骑铅迅腔电动车路线怎么走?【提问】骑电瓶车在昌晌非机动车道上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分的道路,电动车在机动车道右侧靠右边行走。【回答】
谁知道无轨电车是怎么从一条路线切换到另一条路线的!
分类:生活
问题描述:
青岛的无轨电车小时候就喜欢坐,总感觉像在坐玩具车一样。但一直到现在也搞不懂,它是怎么从一条路线切换到另外一条路线的。打个比方,5路电车和2路电车从中山路往东行驶的时候一直是共用一条路线的(其实是两条电线啦!火线和零线)携团,但在华阳路口那里,5路车往北走,2路不变继续向东行驶。电线也由刚才的两伍链条变成了四条,当然在接口处有个铁盒,不过从来没看见司机做什么,电车只要一行驶到那里,司机会故意放慢些速度,电车自然就切换过去了。5路跑5路的线,2路跑2路的线,很少出错。请问谁知道其中的原理啊!
解析:
无轨电车在转弯分线前,在架空线网上有一个分线器。分线器的原理是通电线圈产生电磁场闭合线路。注意一下驾驶员,无轨电车在行使到分线器前,驾驶员的操作是不一样的,要分线的,驾驶员会踩一脚电门,不要分线的,驾驶员会不踩电门,让车滑过分线器。当驾驶员踩下电门时,分线器中的线圈会感应到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电磁场,触发电磁铁工作,闭合分线线路,电车的辫子就会顺着闭合的线路走了。
还有电车本身是有蓄电池的,至少北京的是这样也就是如果上面的辩橘橘辫子收起来不用供电也可以走10几公里的样子,有些十字交叉的路口就是那样,线路断开了司机只要减速按个钮上面的辫子就收起来了,过了路口可以再释放.
香港电车的电车路线
香港电车路线全长13公里,路轨总长30公里。其中坚尼地城至筲箕湾段全为双线行车,跑马地段则是约3公里的单线。所有路段均位于马路之上。
电车现时经营七条部分重叠的路线连接坚尼地城至筲箕湾,由每天早上6时至深夜12时为市民服务。平均每1分30秒内有电车到达车站;班次灶仔及目的地可能因交通情况而有所更改。
7条主要路线分别如下:
筲箕湾至上环(西港城)
筲箕湾至跑马地
北角至石塘咀
铜锣湾至渗樱石塘咀跑马地至坚尼地城
筲箕湾至坚尼地城
上环(西港城)丛辩丛至坚尼地城
除以上7条主要路线外,因应班次调动,也有以西湾河电车厂和屈地街电车厂为终点站的回厂电车。
另外,有时亦会因应路面情况,改以一些非电车总站的地点作为电车终站及调头之用(俗称倒叮),例如西环、金钟、维多利亚公园等。
中国哪些城市有有轨电车
目前保留有有轨电车的中国城市包括香港、大连,天津,上海,长春;长春的有轨电车被改造为城市轻轨线路。
1、有轨电车是采用电力驱动并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有轨电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亦称路面电车或简称电车,属轻铁的一种(以电力推动的列车,亦称为电车)。由于电车以电力推动关系,车辆不会排放废气,因而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天津是中国最早运营有轨电车的城市。
2、1879年,德国工程师维尔纳·冯·西门子在柏林的博览会上首先尝试使用电力带动轨道车辆。此后俄国的圣彼得堡、加拿大的多伦多都进行过开通有轨电车的商业尝试。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在1887年创立了首个电动电车系统,1888年美国弗吉敬陆尼亚州的里士满也开通了有轨电车。
3、路面电车在20世纪初的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一些城市风行一时。随著私家汽车、公共汽车及其他路面交通在1950年代起的普及,不少路面电车系统于20世纪中叶陆续拆卸。路面电车网络在北美、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地几乎完全消失。但在瑞士、德国、波兰、奥地利、意大利、比利时、荷兰、日本及东欧等国,路面电车网络仍然保养良好,或者被继续现代化。
4、1970年代末起,部分没有路面电车的地方政府在研究后,开始建造新的路面电车线。很多仍有路面电车的城市亦增加线路,或把原有系统现代化。
5、有轨电车(3)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所带来的问题日显严重,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土地紧缺、交通拥堵等问题,迫使欧洲发达国家重新将大容量的轨道交通作为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点。由于中小城市无法负担地铁的巨额投资,于是现代有轨电车在欧洲中小城市应运而生。现代有轨电车应用以来,以其便捷性、舒适性及美观性受到市民和政府的肯定。在1978—2005年间,欧洲有数十座城市发展了现代有轨电车。
6、现代有轨电车运行可靠、舒适、节能、环保等特点,且其技术特性已与轻轨基本无异,如今多地方也开始在城市中改建或新增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如法国斯特拉斯堡、瑞士日内瓦、西班牙巴塞罗那以及中国的大连、天津、上海等城市。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城市新兴的一种先进的公交方式,已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在世界范围被普遍推广也充满了光明的前景。
7、2012年至2020年,中国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已超过2500公里,工程总投资预计达3000亿元,车辆市场规模达600亿元,年均需求75亿元。
8、有轨电车现代有轨电车其形式的多样化,例如Metrotram(专用路权的有轨电车)、Tramtrain(与铁路共享路权的有轨电车)、Cargot ram(货运有轨电车)等运营理念的实现;第三轨供电的实践;单轨导向橡胶轮胎走行的导轨电车的诞生;低地板车辆生产技术、信号与控制技术的进步,等等。现代有轨电车往往成为城市的骨干交通模式,线路几乎全部穿过市中心。如哥德堡(Gothenburg)的有轨电车线网为明显的放射型,线路从市中心向郊区辐射。
9、现代有轨电车已成为中小城市公交的骨干模式。欧洲的城市根据自己不同的经济实力以及有轨电车的发展历史,采取了不亮让顷同方式来更新、建设有轨电车线路。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改造原有有轨电车线或废弃铁路。
(2)新建有轨电车线路。
(3)有轨电车与干线铁路共享轨道。
纵观欧洲的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多数城市采用了旧线改造与新建线路相滑首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又可按需供给,在适当的地区布设新线,提高线路或整个网络的服务水平。同时,在规划线路时就考虑到现代有轨电车与其他轨道交通(包括干线铁路与城市地铁)的兼容,为今后的灵活运营打下基础。现代有轨电车与旧式有轨电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大量采用独立路权。
一般新建线路的独立路权区段占50%以上,从而保证了现代有轨电车的旅行速度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独立路权的形式又有很多种:
(1)原有市郊铁路或工业铁路改造的线路,保留有碴轨道,因此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完全隔离。
(2)采用草坪绿化带作为隔离物的专用路权。
有轨电车(3)轨道两侧铺设路缘石,高度适宜,平时起到提供独立路权的作用;当发生机动车严重堵塞或其他意外事故时,机动车又能够驶过路缘石,运行在有轨电车的线路上。现代有轨电车的另一个特点是对行人非常“友好”。
现代有轨电车与其它机动车相比,有固定的轨道,对于行人更加安全;且尾气排放少,噪声低,行人的步行环境更佳。因此商业街区常采用机动车禁行,而只允许“行人+有轨电车”的模式。此外,还有一些城市(如阿姆斯特丹)将有轨电车与公交车的路权共享。这种方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尽管其维护费用比单纯运行有轨电车时高,但较好地保障了同一通道上公交车的优先权,使得原本是有轨电车专用的道路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
德国工程师维尔纳·冯·西门子1881年在柏林近郊铺设的第一条电车轨道,靠一条铁轨通电,另一条铁轨作回路。但这种线路对街上的交通太危险了,西门子于是采用将输电线路架高的方式解决了供电和安全问题。
1884年,美国人C·J·范德波尔在多伦多农业展览会上试用电车运载乘客。他试用的电车用一根带触轮的集电杆和一条架空触线输电并以钢轨为另一回路的供电方法。1888年美国人斯波拉格在里士满用上述方法在几条马拉轨道车路线上改用电力牵引车行驶,并对车辆的集电装置,控制系统、电动机的悬挂方法及驱动方式作了改进,于是出现了现代有轨电车。
1890~1920年是有轨电车在世界范围大发展的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有轨电车。虽然这种电车的路轨是固定的,不能让路,在交通拥挤的街上造成诸多不便,巴黎、伦敦和纽约很快废弃了这样的电车,但是,还有许多欧洲大陆上的城市保留了这种有轨式电车。
墨尔本拥有全球最大的有轨电车网络。
有轨电车有轨电车曾是很多城市交通工具,上世纪60-70年代,很多城市都摒弃了它,现在,全球数十个城市又开始扩建和新建有轨电车。墨尔本不仅保留了它还加以利用。殖民地电车餐厅(The Colonial Tramcar Restaurant)始于1983年,是全球第一家,也是唯一开设在有轨电车上的高级餐厅。
墨尔本的电车餐厅之所以被称为浪漫的旅游节目,那是因为整个过程是动态的,这在行进中的有轨电车上享用美食而完成的浏览街景的游玩项目。这要归功于墨尔本市完整的,现代化的,有轨电车交通体系,难能可贵。公共交通优先,在墨尔本的交通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淋漓精致的发挥。马路中间来回双向的两道有轨电车道路是有轨电车的专用通道,任何时候都有优先权,汽车只能在道路旁单道行驶。这个电车餐厅的旅游项目是在正常电车体系中运行的,上车地点是平时有轨电车的上下客站点,不少有轨电车站点上都有车辆欲达可视屏幕,运行操作井然有序。电车餐厅行进的路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墨尔本当时的交通状况随时做些调整。所以,每辆有轨电车除了有专职司机之外,还有一名扳道岔的工人随车而行,有轨电车上还和调度中心保持联系,随机处置突发状况。沿途风光,秀色可餐。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